1.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考试主要以客观题为主,但作为基础知识也可以也常与借款费用、债务重组、所得税、合并财务报表等内容结合出现在主观题中。本章分值一般在5分左右,2016年本章考过计算题。本章难度不大,属于比较好得分的章节。
2. 本章教材变化
1、修改增值税税率
2、删除“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费用化处理”的相关表述
3、删除“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支出不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相关表述
3. 本章基本框架
4. 本章重要考点
一.固定资产的确认
【特别提示】
①通常情况下,取得固定资产所有权是判断与固定资产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是否转移到企业的一个重要标志。
②但是所有权是否转移不是判断的唯一标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③企业由于安全或环保的要求购入设备等,虽然不能直接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但是有助于企业从其他相关资产的使用中获得未来经济利益或者获得更多的未来经济利益,也应确认为固定资产。
④对于工业企业持有的工具、用具、备品备件,维修设备等资产,施工企业持有的模板、挡板、架料等周转材料,以及地质勘探企业持有的管材等,尽管该类资产具有固定资产的某些特征,如使用年限超过一年,也能够带来经济利益,但由于数量多、单价低,考虑到成本效益原则,在实务中通常确认为存货。
但符合固定资产的定义和确认条件的,比如企业(民用航空运输)的高价周转件等,应当确认为固定资产。
二.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一)外购固定资产
价:购买价款
税:关税、契税、耕地占用税、车辆购置税等【不包括:增值税进项税额】
费: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成本、专业人员服务费等【不包括:员工培训费】
特殊:一笔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各项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比例(即构成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成本
【直击考点•单选】甲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一套需安装的生产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3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51万元,自行安装领用材料20万元,发生安装人工费5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设备安装完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转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A.320B.351C.376D.325
答案:D
解析: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设备的增值税可以抵扣,不计入设备成本,安装过程中领用材料的增值税可以抵扣,不计入设备成本,所以设备安装完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转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300+20+5=325(万元)。
(二)自行建造固定资产
1. 自营方式建造固定资产(自己买料、自己盖房)
——通过“工程物资”科目核算:
实际成本:实际支付的买价、运输费、保险费等相关税费
完工后如有剩余:按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结转作为存货
盘亏、报废、毁损:减去残料价值(原材料)以及保险公司、过失人等赔款后的差额分3种情况处理:
①工程项目尚未完工的,计入或冲减工程项目的成本;
②工程项目已经完工的,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③非常原因造成的工程物资的盘亏、报废、毁损,直接计入营业外支出。
盘亏、报废及毁损 |
盘盈 |
|
建设期间 |
借:在建工程(净损失) 贷:工程物资 |
借:工程物资 贷:在建工程(净收益) |
工程 完工后 |
借:营业外支出(净损失) 贷:工程物资 |
借:工程物资 贷:营业外收入(净收益) |
④建造固定资产领用工程物资、原材料或库存商品,应按其实际成本转入所建工程成本。
2. 出包方式建造固定资产(与建造承包商签订建造合同)
——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
入账价值=建筑工程支出+安装工程支出+安装设备支出+分摊的待摊支出
其中:待摊支出的相关内容:
①待摊支出含义:是指在建设期间发生的,不能直接计入某项固定资产价值、而应由所建造固定资产共同负担的相关费用
②待摊支出包括:为建造工程发生的管理费、可行性研究费、临时设施费、公证费、监理费、应负担的税金、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借款费用(★★)、建设期间发生的工程物资盘亏、报废及毁损净损失,以及负荷联合试车费等
③分摊方法:
a.待摊支出分摊率
=累计发生的待摊支出/(建筑工程支出+安装工程支出+★安装设备支出)×100%
b.某工程应分配的待摊支出
=某工程的建筑工程支出、安装工程支出和在安装设备支出合计×待摊支出分配率
【特别提示】
试车期间取得的收入,冲减工程成本。
(三)租入固定资产
融资租赁:实质上转移了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的租赁。
经营租赁:实质上没有转移与租赁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不需将租赁资产资本化,通常情况下,只需将支付或应付的租金按照直线法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
(四)其他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
接受固定资产投资的企业,在办理了固定资产移交手续之后,应按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五)存在弃置费用的固定资产
1.特殊行业的特定固定资产,企业应当将弃置费用的现值计入相关固定资产的成本,同时确认相应的预计负债。
借:固定资产
贷:预计负债
2.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照预计负债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费用,应当在发生时计入财务费用。
借:财务费用
贷:预计负债
3.由于技术进步、法律要求或市场环境变化等原因,特定固定资产的履行弃置义务可能发生支出金额、预计弃置时点、折现率等变动,从而引起的预计负债变动,应按照以下原则调整该固定资产的成本:(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6号)
(1)对于预计负债的减少,以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限扣减固定资产成本。如果预计负债的减少额超过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超出部分确认为当期损益。
(2)对于预计负债的增加,增加该固定资产的成本。
按照上述原则调整的固定资产,在资产剩余使用年限内计提折旧。一旦该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结束,预计负债的所有后续变动应在发生时确认为损益。
4.一般工商企业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报废清理费用,不属于弃置费用,应当在发生时作为固定资产处置费用处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银行存款
【直击考点•单选】某核电站以10 000万元购建一项核设施,现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预计在使用寿命届满时,为恢复环境将发生弃置费用1 000万元,该弃置费用按实际利率折现后的金额为620万元。该核设施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A.9000 B.10000 C.10620 D.11000
答案:C
解析:该核设施的入账价值=10 000+620=10 620(万元)。
三.固定资产折旧
(一)固定资产折旧范围
【特别提示】
①处于更新改造过程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将其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不再计提折旧。
更新改造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转为固定资产后,再按照重新确定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②大修理停用的固定资产照提折旧。(按正常方式)
③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视同自有固定资产提折旧。其中:确定租赁资产的折旧期间应依据租赁合同而定。
a.能够合理确定租赁期满时将会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应以租赁期开始日租赁资产的使用寿命作为折旧期间;
b.无法合理确定租赁期满后承租人是否能够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应以租赁期与租赁资产的使用寿命两者中较短者作为折旧期间;
(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4种: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
1.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2.工作量法
;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双倍余额递减法
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金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折旧年限的最后两年,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计算公式如下:
4.年数总和法
【直击考点•计算】某企业一项固定资产的原价为20 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200元。
A: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率=2/5×100%=40%
第一年应计提的折旧额=20 000×40%=8 000(元)
第二年应计提的折旧额=(20 000-8 000)×40%=4 800(元)
第三年应计提的折旧额=(20 000-8 000-4 800)×40%=2 880(元)
第四、第五年的年折旧额=(20 000-8 000-4 800-2 880-200)÷2=2 060(元)
B: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
第一年折旧额=(20 000-200)×5/15=6 600(元)
第二年折旧额=(20 000-200)×4/15=5 280(元)
第三年折旧额=(20 000-200)×3/15=3 960(元)
第四年折旧额=(20 000-200)×2/15=2 640(元)
第五年折旧额=(20 000-200)×1/15=1 320(元)
(三)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复核
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
如果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的预期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相应调整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并按照会计估计变更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不需要追溯调整)
四.固定资产后续支出
后续支出的处理原则:(资本化或费用化)
1.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
2.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3.更新改造期间不计提折旧。
(一)资本化的后续支出(改良、改扩建、更新改造)
1.固定资产发生的可资本化的后续支出,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账面价值)
2.待更新改造等工程完工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从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并按重新确定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3.企业在发生可资本化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时,可能涉及替换固定资产的某个组成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当发生的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时,应将其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
4.企业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检查发生的大修理费用,有确凿证据表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可以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计入当期损益。
【直击考点•单选】2010年5月1日甲公司对某生产线进行改良,工程开工当天,该生产线的账面原价为500万元,已提折旧20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为25万元。改良工程共发生人工费30万元,领用生产用材料100万元,对应的进项税税额为17万元,领用本企业的产品一批,成本为80万元,计税价格为120万元,增值税税率为17%,拆下的旧零件账面价值为26万元,工程于2010年10月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则2010年10月1日改良后固定资产入账成本为( )万元。
A.485B.459C.489D.589
答案:B
解析:2010年10月1日改良后的固定资产入账成本=(500-200-25)+30+100+80-26=459(万元)。
(二)费用化的后续支出(日常修理)
1.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支出通常不满足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应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计入管理费用;专设销售机构发生的:计入销售费用。
2.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比照上述原则处理。
3.经营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应通过“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并在剩余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摊销。
五.固定资产的处置(包括:出售、转让、报废或毁损、对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
(一)固定资产终止确认的条件(贷: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予以终止确认:
1.该固定资产处于处置状态。(不再用于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
2.该固定资产预期通过使用或处置不能产生经济利益。
(二)固定资产处置的会计处理——一般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进行核算
1.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2.发生的清理费用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银行存款
3.出售收入、残料等的处理
借:银行存款/原材料等
贷:固定资产清理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保险赔偿的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银行存款等
贷:固定资产清理
5.清理净损益的处理
总原则:依据固定资产处置方式的不同
1)因已丧失使用功能(如:正常报废清理)或因自然灾害发生毁损等原因而报废清理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应计入营业外收支
2)因出售、转让等原因产生的固定资产处置利得或损失应计入资产处置损益
净损失:
①属于生产经营期间正常报废清理的处理净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
贷:固定资产清理
②属于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贷:固定资产清理
山东一友是济南用友授权五星级代理商,授权客户服务中心,销售服务:济南用友好会计财务软件、济南用友畅捷通T+cloud、
济南用友好生意进销存软件。公司主要代理用友U8cloud、用友T3、用友好会计、用友T+。(用友销售服务电话:0531-82825553)
③出售、转让等原因造成的损失(人为原因)
借:资产处置损益
贷:固定资产清理
净收益:
①固定资产清理完成后的生产经营期间净收益【已丧失使用功能(如:正常报废清理)或因自然灾害等】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
②出售、转让等原因产生的净收益(人为原因)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资产处置损益
注:筹建期间的,冲减“管理费用”
【补充知识点】固定资产盘亏:计入“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处理时,按可收回的保险赔偿或过失人赔偿冲回损失。
报经批准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报经批准后:
(1)可收回的保险赔偿或过失人赔偿
借:其他应收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2)按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的金额
借:营业外支出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补充知识点】固定资产盘盈:作为前期差错处理,记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
(1)借:固定资产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调整所得税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3)结转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5. 本章小结
1.掌握固定资产初始计量的核算
2.掌握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核算
3.掌握固定资产处置的核算
4.熟悉固定资产折旧方法